最近我的朋友圈又被各种"暴富神话"刷屏了,什么"三天翻十倍"、"一月实现财富自由",看得我都快信了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看到这种热闹场面真是又好笑又无奈。
说实话,每次牛市来临时,总会有不少圈外朋友跑来问我:"哎,听说比特币最近涨得不错,能不能帮我操作一下?"这让我想起去年接的一个案子,一个老同学把300万交给"币圈大神"打理,结果半年后只剩50万,两个人差点闹上法庭。今天我就用普通人能听懂的大白话,跟大家聊聊帮人炒币亏损后的法律责任问题。
监管态度:从"不鼓励"到"严厉打击"
记得2017年那会儿,监管部门还只是发些风险提示,到2021年直接说"严格禁止"了。这就像小区物业,开始只是贴个"请勿高空抛物"的通知,后来直接装上了24小时监控。我有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,去年就因为帮客户操作虚拟货币账户,被冻结了银行卡,到现在还在走法律程序。
真实案例告诉你:法院怎么判
去年厦门有个案子特别有意思。张三帮李四炒币,说好只买现货,结果偷偷开了100倍杠杆的合约。结果你们懂的,一波暴跌直接爆仓。法院判张三全赔,理由是"擅自改变投资方式"。这就像你让朋友代买股票,结果他拿你的钱去澳门赌场了,这能不赔吗?
浙江台州一个案子更绝。双方签了保本协议,结果亏了10万多。法官直接说:"你们这协议不合法,但钱还是要还的。"不过因为投资人也知道虚拟货币不受保护,最后利息都没要到。这就好比两个人合伙开赌场亏了,虽然赌博违法,但本金还是得还。
最神奇的是上海的一个判决。虽然投资协议无效,但后来写的欠条却被认可了。法官认为欠条是独立的债务确认,最后判赔60个比特币。这个判决让我很意外,看来法院也意识到不能一刀切否定所有虚拟货币相关权益。
给币圈朋友的建议
从我接手的案件来看,有三点特别重要:
第一,千万不要私自改变投资策略。有个客户就是吃了这个亏,说好做现货,结果受托人玩起了合约,亏损后法院判全赔。
第二,保本协议就是个心理安慰。去年我经手的8个案子,没有一个保本协议被法院认可的。有个投资人还因此多赔了律师费,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第三,诉讼策略很重要。最高院最近释放的信号表明,司法态度正在转变。前几天就帮一个客户通过主张不当得利要回了部分损失,而不是硬扯委托理财合同。
其实每次牛市都会出现这类纠纷,说到底还是人性使然。赚钱时称兄道弟,亏钱时翻脸不认人。作为一个老法律人,我的建议是:要么自己学,要么认栽。把真金白银交给别人打理,风险真的太大了。
最近最高院正在征求意见,未来这类案件的判决可能会更合理。但在此之前,还是那句老话:投资有风险,委托需谨慎。别等亏钱了才想起来找律师,那时候可能连律师费都要不回来。
顶: 59踩: 77494
评论专区